板蓝根并非“万能凉茶”!多喝乱喝可能伤身
来源:网络 时间:2025-09-12 08:31 咨询专家
在大众的健康认知里,板蓝根作为常见的中成药,常被视为预防和治疗感冒的“万能药”,甚至有人将其作为日常饮品频繁饮用。然而,板蓝根虽有一定药用价值,却并非能随意、经常服用。接下来,我们将深入探究板蓝根与健康之间的联系,剖析经常喝板蓝根的潜在影响。
板蓝根主要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菘蓝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干燥根,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,如靛蓝、靛玉红、板蓝根多糖、氨基酸等。这些成分赋予了板蓝根清热解毒、凉血利咽的功效,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温毒发斑、舌绛紫暗、痄腮、喉痹、烂喉丹痧、大头瘟疫、丹毒、痈肿等病症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板蓝根具有一定的抗菌、抗病毒作用,对流感病毒、腮腺炎病毒等有抑制效果,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。这些特性使得板蓝根在感冒初期、咽喉肿痛等症状出现时,能发挥缓解病情的作用。但这些功效是基于特定病症和合理用药的前提,不能成为经常饮用的理由。
在出现感冒、流感的初期症状,如轻微发热、咽喉不适时,短期适量服用板蓝根,能够有效缓解症状。一般来说,成人按照说明书剂量,每日服用3-4次,连续服用3-5天,可帮助减轻发热、咽痛等症状,缩短病程。这是因为板蓝根的有效成分能够在短时间内抑制病毒的活性,调节身体的免疫反应,帮助机体对抗病毒。对于一些因内热导致的咽喉肿痛、牙龈肿痛等情况,短期服用板蓝根也能起到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的作用。这种短期适量服用是针对具体病症的治疗行为,并非日常保健方式。
尽管板蓝根有治疗功效,但长期过量服用会带来诸多健康隐患。板蓝根性寒,长期饮用会损伤脾胃阳气,导致脾胃虚寒。脾胃虚寒者会出现食欲不振、腹胀、腹泻、腹痛等症状,影响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,进而影响身体对营养物质的摄取,导致身体虚弱。同时,板蓝根中的某些成分需要通过肝脏和肾脏进行代谢,长期大量服用会增加肝肾的负担。对于本身肝肾功能不佳的人群,可能会导致肝肾功能损伤,出现转氨酶升高、肾功能异常等问题。长期服用还可能产生耐药性,当真正生病需要使用板蓝根治疗时,其药效会大打折扣,延误病情。
不同个体对板蓝根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。从体质角度看,对于体质偏热,容易上火的人群,在出现风热感冒症状时,适量服用板蓝根可能会有较好的效果;但对于体质虚寒、脾胃虚弱的人,即使少量服用,也可能出现腹泻、腹痛等不适症状。过敏体质的人对板蓝根可能存在过敏反应。过敏症状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、皮疹,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、过敏性休克等严重情况。因此,在服用板蓝根前,尤其是首次服用,过敏体质者应格外谨慎,必要时先进行过敏测试。
板蓝根的服用方式也会影响其药效和安全性。服用剂量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嘱,不能随意增加剂量。超剂量服用不仅不能增强疗效,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。此外,服用时间也很重要。板蓝根不适宜长期服用,即使是治疗病症,也应在症状缓解后及时停药。同时,板蓝根的剂型多样,包括颗粒剂、口服液等,不同剂型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也有所不同,需正确使用才能保证药效并降低风险。
想要合理利用板蓝根的药用价值,又避免对健康造成损害,需遵循科学的使用方法。板蓝根不能作为日常预防疾病的饮品经常饮用,它是药品而非保健品,只有在出现相关适应症,如风热感冒初期症状时,才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适量服用。在服用板蓝根前,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体质和健康状况,尤其是脾胃功能和过敏史。体质虚寒、脾胃虚弱者应谨慎使用;过敏体质者若无医生指导,尽量避免服用。若服用板蓝根后症状未缓解,或出现病情加重、不良反应等情况,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,切勿自行继续服用或加大剂量。只有将板蓝根用于真正有需要的病症,遵循科学的用药原则,才能让其在保障健康中发挥应有的作用。
本文内容来自网络整理,仅供参考。如有疑问,欢迎咨询。
本文内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!
快捷导航
/Direct
在线预约
/Online Booking